國外案例|“水泥磚”住宅設計,復古亦是一種時尚

面積:223平方米
戶型:別墅住宅
地址:斯里蘭卡
主創建筑師:Chinthaka Wickramage
結構工程師:Ranjith Wijegunasekara
【項目說明】
◆街道兩旁,沿著建筑退讓線的限制而建的灰泥磚盒子錯落有致,隨著屋頂的磚瓦自帶著韻律。
◆建筑場地以兩側現有的房屋及東面的鄰區主干道為邊界。要解決鄰區房屋的密度和潛在的接近度問題。
◆在一個周圍皆是分離的、一至二層樓高的老房子的地區,這座住宅將從它高聳的起居室外形開始敘寫故事。
▍寶塔屋通過一層未抹灰泥的水泥磚外殼將它透明的內在空間裹入未加工的混凝土結構框架中。房屋的后部包含位于一樓的起居餐室、廚房及樓上的臥房。在起居和用餐區向西望見后花園與對面的客房。
▍這座建筑是對使用水泥磚建造一座房子的一次嘗試,水泥磚引入了斯里蘭卡市場,并被期待能在給予房子一種“獨特的品質”的同時,成為該區除此以外成排的顏色迥異的房屋的一種“對應”。這座房屋意圖通過其中性的底色成為一座謹慎的“隱形”建筑。
▍設計所采用的單斜面單斜坡鍍鋁鋅屋頂遵從了路面等高線。雙層高的起居室旨在不僅從視覺上而且能實際連接房子的兩層。在房屋前后院種植共八棵可再植根垛果樹,意在將城市野生動植物引入房屋的周圍環境。
▍這棟房子的特征一是讓來訪者沿著懸臂式樓梯拾級而上從正門進入,二是模仿著土地梯形形狀的三角形的懸臂式玻璃百葉窗描摹著土地的梯形形狀。建筑與懸臂式三角窗的結合賦予了它一種“機器般”的外觀,一如著名的建筑習語所言“住宅是居住的機器”。
||一層平面布置圖||
||二層平面布置圖||
【材料、結構和建造】
▍材料的選擇基于較低的成本預算,特別制作成扛變又耐磨的產品相比那些隨著氣候和時間演變得更好的材料價格更為低廉,這為在斯里蘭卡具有代表性的不完美建造文化中尋找到了新的生機。
△簡單的水泥磚墻形成了膠體的基礎部分,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好。
△鋁、玻璃、混凝土和水泥磚,構成飾面材料的調色盤,旨在為新建成的房子帶來觸覺的品質。
△在成本意識的某種程度上,水泥磚的選擇和細節的修,著實會影響概念上的延續性和美學上的連貫性。
▍建造精簡化的需求和由于緊縮的預算而外露的磚塊的力量成為建筑經濟敘述的開始。總的來說,寶塔屋被設計成一個充滿基礎的實體和虛體空間的環境,通過控制水泥磚、混凝土、鋁和玻璃的裝配賦予其“形態”。
【項目的意義及影響】
▍寶塔屋從不完整性和對比的沖擊感這兩個概念中獲得靈感,并依靠質感對比的范例。整棟房子的水泥磚與玻璃的易碎性、鋁質框架和整潔地被粉刷過的天花板形成對比。在住宅的語境下,這座房子意圖在設計一個對流通風和自然采光的空間的同時,為創造附加值最大化可用空間。
▍房屋結構上的順序通過它的外殼被設計成為飾面的目的服務,這種平衡的結果可從色調的同質性種找到。房屋的維護結構作為建筑的一部分,這一想法從建筑經濟和最終的審美角度而言,一直被認為更為切題,并通過一種適度的效果呈現。
▍建筑的敘事將在文脈中每一種自然的或被構建的元素從質地上和空間上的特性區別開。這項參與為節省開支進行的智能搜索的共謀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通過作業成品開發其飾面“仍在建造中”及更少拋光度之感。
▍建筑的想法和落實作為參與其選址的特定文脈成為探究關于這個項目形式的元素。特定的環境文脈也會運用到任一國家或施工區最普遍的作業與建筑中,關于采用哪些材料及何種處理可在每一個特定地點隨著時間推移從功能上及經濟上達到最佳效果。對勤勉的建筑師而言,場地的文脈將包括預算限制和使用的相關性。
▍寶塔屋同時也是關于場地的特征可以如何引領相關設計的進程及其之后的形式。這座房屋意圖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同長大并接納其內部住所的色彩與生活,它的建筑絕大部分則通過建筑最一開始的前院空間內的葉飾被隱藏。
▍然而,其空間的價值通常被理解為通過光與其顯露的“觸感”產生。寶塔屋的設計探索,均等地對功能的細節與空間創造的細節進行優先次序劃分,為感知“觸感”做貢獻。
▍總而言之,寶塔屋是一個點綴著探究未加工、未優化、未完成的細節的項目。從這個項目中獲得的經驗教訓拓寬并增強了我們成長中的對材料如何在亞洲季風區優雅地給予質感和歲月感的理解。這棟房屋成為一個灰、黑、白、混凝土與歲月之間細致的平衡。
▍最終帶著所有的對自然通風、功能性和建筑經濟的需求的想法,鑒于這棟房屋能經受住熱帶濕度的恩惠,它是一座顯著的既可自我維護又從美學角度上簡練的設計。
▍寶塔屋作為這種類型的先驅,在從形式上開啟了貿易及本土建筑產業材料的最大化的同時,通過低成本制作方法最小化成本。它的方法初步展現對通過經濟展現“質感”的哲學性偏好的一致性。
本期關于水泥寶塔住宅的相關信息就分享到這了,希望大家在看了上面的這一套方案之后,對于水泥磚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當然,如果你對于建筑與室內設計有一些比較不錯的建議與想法的話,可以留言與小編,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來探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