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 石材清洗劑的分類檢測及評價
來源:zx123.cn
發布時間:12-20 23:06
閱讀 次
3

【導讀】近二十年來,石材已經成為最時尚的建筑裝飾材料之一,其自然古樸的外觀是其他裝飾材料難以比擬的。但是,以前未曾料到的石材'毛病'現在也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例如,經常見到的石材銹斑、有...
近二十年來,石材已經成為最時尚的建筑裝飾材料之一,其自然古樸的外觀是其他裝飾材料難以比擬的。但是,以前未曾料到的石材'毛病'現在也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例如,經常見到的石材銹斑、有機色斑、水跡和水斑、鹽斑與白華、表面失光和油斑等等。這些毛病破壞了石材原有的裝飾效果,而清除它們具有相當難度,因為它們已經深入石材的微孔隙中,不是普通的表面擦洗能夠清除的,而打掉重裝則耗資可觀。由此,相應的清洗和防治技術應運而生。石材的專用清洗藥劑已經成為石材行業中的不可缺少的分支領域,顯現出可觀念的經濟前景。目前,我國石材清洗劑的研制、生產和使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盡早地規范石材清洗劑的檢測和評價方法對于我國石材清洗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僅為一種探索,以供行業內外人士參考。
1、石材清洗劑的分類
石材清洗劑按形態可分為:液體型、氣溶膠型、粉末型等;
按溶劑的性質可分為:水劑型、溶劑型、乳液型、凝膠型等;
按清洗劑的酸堿性可分為:酸性型、中性型、堿性型等;
也可按清洗對象分為:去除各種污垢(無機污垢,如銹斑、墨跡、白華、鹽斑、水斑等;有機污垢,如油斑、茶水跡、生物色素等)的專用清洗劑。
由于石材表面污垢形成的原因千差萬別,相應的清洗劑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也必然不同。因此,石材清洗劑必須標明類別,特別是清洗的對象和條件,以及詳細的使用方法。
很明顯,石材清洗劑不像防護劑,很難也沒有必要統一全部技術要求。不同的清洗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基本性能和去污能力的測定。基本性能測定是為了保證對石材、環境、人體無害,去污能力測定是為了確定清洗劑的清洗效果。
2、基本性能
石材清洗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的和化學的性狀。主要應有:
(1)外觀:清洗劑液體產品(漿狀產品除外)應不分層,無懸浮物或沉淀;氣溶膠產品不應出現明顯的相分離;粉狀產品應不結塊。這是判斷產品是否變質的最基本的方法。
(2)氣味:清洗劑應無類似苯、煤油、魚腥、辛辣等刺激性氣味或惡臭,且不應使清洗過的石材留下明顯的氣味。這是判斷產品是否有污染的最基本的方法。
(3)可清除性:當用清水清洗或其他材料清掃時,清洗劑和作用產物應可被完全清除。這是判斷產品是否會殘留的最基本的方法
(4)閃點:對溶劑型產品必須測定閃點,具體可按ASTM-D39測定。這是判斷產品是易燃易爆的最基本的方法。
(5)pH值測定:在室溫下,用pH值儀測定該清洗劑原液以及使用濃度下的pH值(精確到0.1pH),標出。
(6)穩定性:穩定性主要是看清洗劑的高溫或低溫穩定性:將液體清洗劑倒入潔凈的60ml玻璃試劑瓶中,置于40±1℃烘箱或一3~一10~(2冰箱中,24h后取出、置于室內恢復至室溫后,檢查其外觀和氣味,與測定前相比應基本不變。
(7)毒性:即安全性。清洗劑原料應不含劇毒性原料,例如氫氟酸等。清洗劑對于人體和環境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最近浙江某市就發生了外墻清洗劑淋在人體后而中毒死亡的事件。石材清洗劑的毒性,可能引起的對皮膚、粘膜和呼吸系統等部位的刺激、損害,以及造成對環境的危害可參照衛生部關于環境消毒劑的檢測方法測定(或參照最近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環境衛生檔案測定)。目前,我國相關清洗劑毒性的檢測仍然是薄弱環節,可參照的檢測方法很少。而對于人體、生物和環境的危害和負面影響將會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前瞻性地在石材清洗劑規范中列入清洗劑毒性檢測和評價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共 1 2 頁
1、石材清洗劑的分類
石材清洗劑按形態可分為:液體型、氣溶膠型、粉末型等;
按溶劑的性質可分為:水劑型、溶劑型、乳液型、凝膠型等;
按清洗劑的酸堿性可分為:酸性型、中性型、堿性型等;
也可按清洗對象分為:去除各種污垢(無機污垢,如銹斑、墨跡、白華、鹽斑、水斑等;有機污垢,如油斑、茶水跡、生物色素等)的專用清洗劑。
由于石材表面污垢形成的原因千差萬別,相應的清洗劑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也必然不同。因此,石材清洗劑必須標明類別,特別是清洗的對象和條件,以及詳細的使用方法。
很明顯,石材清洗劑不像防護劑,很難也沒有必要統一全部技術要求。不同的清洗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基本性能和去污能力的測定。基本性能測定是為了保證對石材、環境、人體無害,去污能力測定是為了確定清洗劑的清洗效果。
2、基本性能
石材清洗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的和化學的性狀。主要應有:
(1)外觀:清洗劑液體產品(漿狀產品除外)應不分層,無懸浮物或沉淀;氣溶膠產品不應出現明顯的相分離;粉狀產品應不結塊。這是判斷產品是否變質的最基本的方法。
(2)氣味:清洗劑應無類似苯、煤油、魚腥、辛辣等刺激性氣味或惡臭,且不應使清洗過的石材留下明顯的氣味。這是判斷產品是否有污染的最基本的方法。
(3)可清除性:當用清水清洗或其他材料清掃時,清洗劑和作用產物應可被完全清除。這是判斷產品是否會殘留的最基本的方法
(4)閃點:對溶劑型產品必須測定閃點,具體可按ASTM-D39測定。這是判斷產品是易燃易爆的最基本的方法。
(5)pH值測定:在室溫下,用pH值儀測定該清洗劑原液以及使用濃度下的pH值(精確到0.1pH),標出。
(6)穩定性:穩定性主要是看清洗劑的高溫或低溫穩定性:將液體清洗劑倒入潔凈的60ml玻璃試劑瓶中,置于40±1℃烘箱或一3~一10~(2冰箱中,24h后取出、置于室內恢復至室溫后,檢查其外觀和氣味,與測定前相比應基本不變。
(7)毒性:即安全性。清洗劑原料應不含劇毒性原料,例如氫氟酸等。清洗劑對于人體和環境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最近浙江某市就發生了外墻清洗劑淋在人體后而中毒死亡的事件。石材清洗劑的毒性,可能引起的對皮膚、粘膜和呼吸系統等部位的刺激、損害,以及造成對環境的危害可參照衛生部關于環境消毒劑的檢測方法測定(或參照最近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環境衛生檔案測定)。目前,我國相關清洗劑毒性的檢測仍然是薄弱環節,可參照的檢測方法很少。而對于人體、生物和環境的危害和負面影響將會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前瞻性地在石材清洗劑規范中列入清洗劑毒性檢測和評價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共 1 2 頁
延伸閱讀:
03-03
04-06
03-04
02-07
01-12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200個字
熱門評論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