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照明成主流 雷士照明因勢升級

作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來國家加大了對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和補貼。對于站在節能減耗第一線的照明行業,更是采取了財政補貼手段。照明行業正面臨加快發展的新機遇。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公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中提出,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將達到30%左右,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擁有自主品牌、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達到10家左右。在近兩年的國內各項大型工程照明產品招標要求中,也可以看到一個趨勢:節能產品優先采用。種種跡象表明,如今大開大合的照明時代已經過去,綠色照明正逐漸成為主流。與此同時,這一行業也面臨洗牌、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
引人注目的是,在近來國內各類大型工程項目的中標名單中,雷士照明多次出現。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雷士都是項目照明產品供應商。在獲得一批國際級大型工程的照明項目的基礎上,雷士得以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而業績的背后,則是雷士一系列的戰略產業轉型。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轉型首要講究的是自身技術的提升。一直以來,雷士都是綠色照明的倡導者,并堅持進行照明節能的研發。針對市場對高效節能光源產品的巨大需求的趨勢,雷士的研發設計部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發新型節能環保的照明產品,新近上市的雷士“光芒”系列新一代電子一體化節能燈便是出自雷士的光源電器研發中心,該款節能燈具達到了國家一級能效。同時雷士在惠州的照明實驗室順利也通過了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有關部門的聯合認定,成為廣東省綠色照明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雷士也成為廣東省唯一擁有省級綠色照明工程中心的企業。可以說,在節能燈的核心技術上,雷士已經處于行業的領頭羊位置。
除了在傳統照明產品精益求精的縱深發展外,雷士還加大投入應用LED的建筑節能照明產品,包括針對建筑照明的控制系統。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家投資4萬億元用于高鐵、機場、隧道等基礎建設,各地工程照明設備需求激增。基于長期以來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雷士及時開發出一系列為4萬億元基礎設施配套的創新型節能燈產品,如LED節能型產品、高鐵路燈、隧道燈等達到節能綠色照明效果的建筑照明產品。目前,雷士已經在惠州、上海等地擁有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節能燈具和光源電器研發中心,為承接廣州亞運會、上海世博會這類國際級大型照明項目確立了良好的后方保障。
“快,已經成為一種競爭力。”雷士總裁吳長江如是說。雷士不但在產品研發能力上快于其他企業,在制造規模和出貨速度上也擁有明顯的優勢。早在數年前,雷士就通過戰略布局在全國建立了廣東、浙江、上海等五大生產基地,總面積超過100多萬平方米,擁有了中國照明行業最強大的制造能力,從而實現了在產品制造環節上的完全自主性。同時極大地節約了企業生產成本,在面臨產業轉型時亦能游刃有余。以雷士惠州工業園為例,2006年雷士在惠州構建了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業園后,雷士照明產能和生產技術能力不斷提升。2008年,雷士照明又重金投入惠州五金件廠,其生產線全部實現現代化和數字化,不僅能夠生產雷士旗下所有產品,巨大的產能還可以滿足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產品需求。產品豐富、品類齊全、規模龐大的雷士制造體系已經形成,并且越來越成熟,支撐著雷士照明的產業擴張和市場拓展。此外,品牌作為一種軟實力,在雷士的升級轉型上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優質的品牌會為企業帶來豐富的附加值,面對外來沖擊時將產生較強的抗壓能力及自我修復能力。吳長江認為,除了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完善的銷售渠道等因素,雷士十年來一直塑造自主品牌,也是使雷士業績保持加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網友評論:
熱門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