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板企業正努力向海外輸出知識產權

目前,深圳一家知名地板企業負責人何貽信正為遠在德國的一樁專利訴訟費盡心思。就在今年的德國漢諾威地板展上,他的展位遭遇了競爭對手發起的“臨時禁止令”而不得不撤展。
對于這個已經耗資幾百萬元人民幣,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世界上50多個國家都申請了國際專利,并在2005年作為中國傳統行業中率先于美國國際貿易法庭勝訴“337調查”的企業來說,今年仍舊在德國市場上遭遇美國競爭對手發起的攻擊,讓負責人何貽信深深體會到中國企業將知識產權布局海外的“吃力感”。
盡管如此,企業仍意識到核心專利在海外布局的不可或缺。記者在12日至16日于廣州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專利周上了解到,不少企業正在努力向海外輸出知識產權。“作為具有很大產業價值的核心專利,一定要堅強地‘走出去’在海外申請注冊,哪怕企業必須做好準備經歷國際上尤其是歐美知識產權領域的訴訟考驗。”他指著企業自主研發的地板核心專利技術“一拍即合”鎖扣技術說。
在第三屆中國專利周的開幕式上,廣州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吳岳靜代表中國北京、上海、重慶、深圳、東莞等42個城市宣讀了倡議書,倡議各大城市“幫助企業有效進行知識產權海外布局,主動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的指導和支持。”“確有必要鼓勵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知識產權布局。尤其是在企業需要重點發展業務的國家,申請知識產權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戰略性做法,”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維野說。
筆者翻開中國去年6月發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其中明確提出,近五年的目標之一是:“本國申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進入世界前列,對外專利申請大幅度增加。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業內專家也建議中國企業應當盡早進行知識產權海外布局的謀劃,以更多地保護擁有自主產權企業的利益。